17


 

從多元文化論僑民教育 讀後           應華碩ㄧ 黃幼娟

今日的國際環境因全球化浪潮風行,地球村已然成型。未來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必然日趨複雜與緊密,在這樣的的趨勢中,同文同種的華人族群之間,應如何聯結,使得能量有效凝聚以獲得團結的優勢,是目前亟須思考的課題。最有力的聯結方式,當然是透過教育,打造同文同種的向心力,消彌文化的隔閡,因此關懷在台僑生的就學與生活,協助海外僑校發展有其極重要的意義。

而且,在台僑生的教育可為我們的校園增加多元文化色彩,這在本系的教室裡,就可以完全體會。如果學校多加珍惜,創造適合僑生就學之多元文化環境,就可運用其多元文化資源,使學校產生新的文化,如此不僅僑生有認同感,台生也能拓展世界觀。而海外臺校若能善用優勢,培養學生成為適應多元文化社會之世界公民,也可以視為我們國力的延伸。

 

 

期末練習:試析東南亞自由貿易體系所帶動的連帶關係(2)

 

海華碩 羅文嘉

 

1980年代中期起,台灣移民開始出現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越南為最多。台灣人民移入東南亞,造成東南亞地區新一波的華人移民。台灣移民東南亞地區雖然是經濟因素所驅使,然而卻並非原生地經濟困頓的因素,而是經濟成長的因素。[1]過去,華人移民東南亞是赤手空拳地前往東南亞開疆闢地;如今,台灣移民卻是攜帶豐厚的資金前往東南亞開展事業。[2]台灣與東南亞經濟關係的變遷,將能檢驗台灣移民東南亞的情形,並以此驗證當台灣經濟成長因素減緩,或台灣與東南亞的雙邊經濟關係下滑時,台灣移民東南亞即會受到影響,當然台灣與東南亞的雙邊經濟和外交關係,必會受到衝擊。[3]在台灣經濟成長因素減緩的同時,中國大陸的經濟持續並且穩定地爆發性增加,將直接衝擊性地造成台灣移民的流動轉向。

 

 

 


[1] 陳宏易、黃登興(2009)。亞洲地區產業競爭優勢的更迭:雁行理論的再驗證。經濟論文叢刊,37(2),頁190

[2]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3)。東南亞政經大事記(1900-2000)。亞太研究論壇,20,頁65

[3] 林若雩、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中共與東南亞之經濟整合現狀與發展。研究通訊,頁12

 

 

 

 

課後分享-從選秀節目初探移民議題的無所不在(二):東亞碩二  林東余

 

再把場景拉到去年底美國剛結束的The Voice第五季。自The Voice於美國推出以來一直受到當地觀眾之歡迎與支持,而全球各國亦紛向原版節目The Voice of Holland購買版權,並重製為該國版本(如中國好聲音即是著名例子)[1],於各國推出後亦受熱烈迴響。The Voice美國版因高人氣與支持度,使得已經營長達十多年之歌唱選秀節目American Idol的聲勢略顯下滑,而近年推出之X Factor美國版亦不敵The Voice挾帶之優勢而收視率遠不如The Voice。

 

The Voice美國版第五季參賽者之實力十分堅強,且各有其特色;由於不分軒輊,使得觀眾完全無法預料何者將因獲得當週最低觀眾投票數而離開比賽,但亦更為增加比賽的精彩度與可看性。然而來自牙買加的雷鬼歌手Tessanne Chin,卻於比賽後期展現更為驚人且靈活的歌唱技巧,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贏得第五季的冠軍頭銜。

 

這位來自牙買加的Tessanne Chin,於當地已是頗為知名之歌手,其作品在牙買加已具高辨識度[2],甚至曾與聞名全球的雷鬼歌手Shaggy與Protoje等合作[3];2010年,Tessanne發行首張個人數位專輯In Between Words[4],儘管其雷鬼音樂揉合其他音樂元素之風格具有突破性,但對於全球音樂市場來說仍屬小眾,甚至可以說或許只有當地人才懂得該樂風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因此,為了拓展音樂市場,Tessanne遂報名參加The Voice美國版以求躍上國際音樂舞臺,一展長才。

 

特別的是,Tessanne儘管來自牙買加,卻有著似華人的姓氏「Chin」。事實上,她的父親是中國人與美國原住民切羅基人(Cherokee)之後裔,因此她的外表亦有東方人之韻味;而母親則是英國人與黑人之混血後裔,所以Tessanne身上已流著不同種族的血脈,且背後更有多元文化交流之歷史遠流,相較於前述的Dami Im,Tessanne先天上反而有著多文化揉合背景之特色與優勢。

 

然而,對於美國人來說,Tessanne同樣是來自牙買加外國人,但其得冠之消息於美國當地卻只有讚揚與祝福,未有類似澳洲當地種族歧視之言論;再者,Dami Im自幼即全家移民至澳洲定居,對於是塊土地必有一定之認識,Tessanne卻長期定居於母國牙買加,僅為一圓國際歌手夢而赴美參賽,但兩者得冠卻引起不同之效應,確實頗令人玩味且值得思考其箇中原因。

 

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美國與牙買加確實有著深切之關係。在1962年牙買加脫離英國獨立之後,由於當地生活條件不佳且族群對立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大批牙買加人移民至英國、美國或加拿大等國家定居,以追求較佳之生活水準與條件[5],但亦造就出為人所知的牙買加離散(Jamaican diaspora)。至今,許多至美國當地定居並茁壯發展之牙買加人與其後裔,先後於當地各領域成為知名人士,如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Susan Rice即為牙買加後裔[6]。或許亦是兩國間本存有互動往來之關係與背景,因此Tessanne在節目中得冠獲得的是掌聲與支持,而不是Dami面臨的種族歧視之言論與謾罵。(系列之二)

 

 

延伸影音:

Tessanne Chin: I Have Nothing - The Voice USA Season 5 Fina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TM5TyKtIE

 


[1] Roggeveen, Door Herman, "John de Mol: Kijker wordt uit stoel geblazen door The Voice," Zappen, 17/8/2010, http://zappen.blog.nl/talpa/2010/08/17/john-de-mol-kijker-wordt-uit-stoel-geblazen-door-the-voice#more-10119

[2] Johnson, Tesi and Gleaner Writer, "One hot Arabian Night," Jamaica Gleaner, 28/7/2006, http://jamaica-gleaner.com/gleaner/20060728/social/social1.html

[3] Fyffe, Denise N., "Jamaican Music: Who is Tessanne Chin, Season 5 Top 3 finalist on NBC The Voice," BlogHer, 17/12/2013, http://www.blogher.com/jamaican-music-who-tessanne-chin-season-5-top-3-finalist-nbc-voice?from=pop

[4] Jackson, Kevin, "No love from radio," Jamaica Observer, 7/11/2013, http://www.jamaicaobserver.com/entertainment/No-love-from-radio_15400302

[5] Thomas-Hope, Elizabeth, "Migr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Policy and Programme Needs for Jamaica," prepar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through The Planning Office of Jamaica, 2004, http://countryoffice.unfpa.org/caribbean/drive/2004_migration_study_jamaica.pdf, pp. 15-17.

[6] Pickert, Kate, "U.N. Ambassador: Susan E. Rice," Time, 3/12/2008, http://content.time.com/time/politics/article/0,8599,1863641,00.html

 

 

 

 

 

篇章閱讀心得報告:

應用華語研究所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僑生教育的檢討與改進

 

    臺灣的僑生制度在全世界可說是獨一無二,如此重視僑生其背景因素當然是來自於長遠的華僑體系傳統。過去,在臺灣人眼中,僑生是被政府獨厚的一群人,他們的家庭並未為臺灣付出,卻得以享受優於臺灣人的各項待遇,不平之聲長期存在於社會之中,而政府對於華僑政策的堅持也間接造成僑生與本地生之間一道看不見的鴻溝。事實上,筆者認為這樣的想法及過度想像不但在過去不甚恰當,時至今日,若還存有這樣的想法更是大大地落後時代,堪稱迂腐。由於歷史和地理加之與政治的因素,臺灣自從1949年以來便面臨了國家地位及國際認同的困境,在中國大陸宣布改革開放政策之前,事實上仍有許多海外華僑是處在支持臺灣的想法的,或許他們在經濟上未曾對臺灣有過許多實質上看得見的幫助,但是他們願意將下一代送回臺灣接受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對臺灣的認同,他們可以說是一群臺灣在海外的「潛在公民」,以臺灣地小人少,相對弱勢的條件來說,這群身居海外卻心向臺灣的人不可說不是一群可發揮影響力的群體。他們的子弟,就像是要將臺灣意識及文化向外擴張所要灑下的種子一樣,只要提供他們是適當的環境,加以用心培養,日後必定能為臺灣在海外發聲,讓世界更加認識臺灣及其文化,所謂「臺灣是某國領土的一部分」之說,不需做任何解釋,當不攻自破。筆者長期任教於僑教體系,與這群臺灣人眼中有著特殊身分的學生接觸甚多,最大的感觸便是臺灣的行政體系對待這群在意識上認同臺灣的海外「臺灣人」不慎重視,其地位甚至不如某些歐美大國的外籍生。擁有長期發展僑政及僑教歷史的臺灣,此以體系以其優良的成果展現於過去而今日卻走向如此方向,實在令人感嘆與憂慮。近年來,中國大陸已能感受到這群擁有中國血統的「海外中國人」的重要性及其在未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積極發展過去所不曾注重的僑務體系,關注海外華人的發展與需求,提供海外華人各種教育及進修的機會,試圖在政策的轉變上拉攏海外華人,提高他們對中國大陸在各方面的認同度。其野心之大,意圖知明顯,路人皆知。反觀臺灣執政單位,近年來對華僑的各種政策大多止於口頭承諾階段而無實際作為,不但逐年刪減僑務委員會的預算,甚而打算將其裁撤或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業務合併,可說是實質上將僑務此一重大業務縮小化,消滅化。這樣的表現,看在海外長期支持臺灣並在各方面給與支持的華僑眼裡,真是情何以堪!!無怪乎近年來受中國大陸提供優越條件吸引而放棄來臺升學就業的華僑迅速銳減,忽視僑政及僑教不能說不是其中具有關鍵性的要素。回首過去十多年的任教經驗,整個政府決策單位實在應該多加重視僑務委員會的各項業務,國內的及海外的皆如此。多提供經費及適當的環境給這群對臺灣文化仍然懷有高度期待的華僑,其未來所可能產生的正面效應應該是吾人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