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河之不存,人之焉附---湄公河沿岸諸國應徹底檢討河川管理計畫    應華碩一 黃幼娟

以高速經濟成長為目標,犧牲對生態環保的維護,是中國近年在經濟發展上的最大缺失[1]。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缺乏溝通協調所進行的濫墾濫建,對環境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傷害。單以河川管理一項為例,大陸迄今對大部分河流的開發程度高於百分之八十,破壞下游生態[2]已不是最急迫的問題,造成水源減少河川枯竭[3]相對才是更根本的傷害。更不要說,因建設錯誤,帶來無法想像的毀滅性災難[4]

在湄公河次流域開發計畫裡,中共只積極參與硬體建設GMS的合作項目,一直避免正式加入MRC[5][6],很主要的目的是規避環境評估這部分。但是由瀾滄江-湄公河串起的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農業人口高達百分之七十,不僅農業開發會影響河流生態,在河流上建築水壩和水電站又會影響下游農業生態。次區域開發的很多項目,其實彼此間會互相抵銷效益,甚至產生危害,如果各國各自為政,會產生許多潛在的衝突。建設之初,若沒有充分溝通協調,將建設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最小範圍,則激化成各國間暴力衝突的可能性就會漸漸提高。這些牽涉多國經濟及利益的衝突,又不是傳統的外交談判可以解決,應該是由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居間協調出一個公共治理的模式比較可行。當然,這樣的機制,是需要相關各國釋出相當的意願和善意,才會有開始,這就考驗各國當政者的智慧了。

 

[1] 04/03/2010,聯合報:大陸西南地區遭遇百年大旱,湄公河下游也乾旱,下游的四國指責是中國蓋水壩惹禍。這期亞洲周刊專訪中共前水利部部長錢正英,她表示,災難的原因在於過去的水利工程,「粗放管理,過度開發」。錢正英說,中國幾十年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開展水利建設,海河、遼河等河流的開發利用率已大於40%,超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影響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續利用,「我過去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認識到需要保證河流的生態與環境需求;只研究開發水源,對保護與節約水資源的注意不夠,忽略提高用水效率與效益。這個錯誤的源頭在我」。

 [2] 03/27/2010,聯合報:大陸水利專家劉樹坤說,國際上對河流水資源的開發一般控制在百分之四十的程度,確保河流功能正常。但大陸大部分河流的開發程度卻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嚴重破壞下游生態。例如,瀾滄江的雲南段規劃建設十五個梯級水電站,包括曼灣、大朝山、景洪、小灣、糯扎渡、功果橋等電站,在當年當局的一聲令下,魚兒悠游的家,剎時成了塵土飛揚的工地,怒江、金沙江也都是如此。

[3] 2011年大陸遭逢50年來的罕見乾旱,甚至連長江和鄱陽湖都見底。根據中國專家的調查,過去為白雪覆蓋的青藏高原冰川,其退縮速度是過去 30年來的 10倍,這意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上游已「越來越瘦」,所以水源日益減少的危機恐怕較能源短缺更值得我們注意。

[4]2013-11-18(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111716時左右,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的吉勒布拉克水電站水閘出現故障,以每秒1000立方米的水量泄水,洪水對哈巴河縣庫勒拜鄉八大隊十三隊、齊巴爾鄉等三個鄉鎮千餘名村民造成嚴重威脅。

[5] 1991年柬埔寨申請重返湄公委員會,經過了漫長的討論,1995 年柬埔寨、泰國、越南、和寮國簽署了湄公河流域永續發展合作協議(The Agreement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ekong River Basin),並成立了湄公河委員會(The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MRC),其宗旨在於各國共享水資源,以發展經濟。1996 MRC 邀請了中國與緬甸為對話伙伴(DialoguePartners)。

 

 

 

 

資料整理:試論臺灣與歐盟的貿易關係

 

海華碩-羅文嘉

 

台灣自2002年一月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在2008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完成入會時一項重大的承諾。

歐盟與台灣之間會進行固定、有組織的交流,[1]在每一年度的諮詢會議中,包含世貿組織義務之履行和雙邊貿易等議題都會被討論,在這套諮詢機制當中,共有四組技術小組會處理有關智慧財產權、貿易相關的技術性障礙、醫藥衛生規範等議題,另外政府採購以及關稅等問題也會包含在對話中。

民主、自由、尊重人權以及法治為歐盟的中心價值。歐盟在其法條中納入強調基本人權的章節。希望加入歐盟的國家必須遵守歐盟對於尊重人權的高標準,也就是說無論在所有協定中,都必須遵守歐盟維護人權的規定。

雖然歐盟已經有不錯的人權紀錄,但是歐盟還是無法因此自滿。長期以來,歐盟為了種族、國與國間的排外仇恨、任何形式的歧視,如宗教、性別、年齡、殘障、性傾項,政治庇護、移民等等的人權事務投注心力。歐盟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採開放態度,無論是前來工作或因為家園戰亂迫害而被迫逃亡的難民。

[2]歐盟同時致力於停止人口交易,尤其是防治女人和孩童的人口交易已經成為歐盟第一優先的政策。歐盟與各準會員國及臨邊的東南歐合作抵抗,實行一系列的跨國計畫就是為了杜絕此非法交易的存在。

[3]台灣在2012年為歐盟的第23大貿易夥伴。台歐雙邊貿易金額在2012年達到383億歐元,雙邊貿易因為全球經濟趨緩受到影響而減少了5.2%,而2012年歐盟對台灣出口金額為158億歐元,進口則為225億歐元。歐盟對台的貿易赤字規模從2011年的80億歐元縮小為2012年的67億歐元。台歐貿易的金額大約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歐日貿易或二分之一的歐韓貿易。當東協與歐盟被看作是一整個經濟體時,歐盟則為台灣的第四大貿易夥伴。

台歐之間2011年的服務貿易規模與去年比較衰退了10%成為73億歐元,但歐盟在服務業仍維持貿易順差,2011年達到19億歐元。

 


[1]黃偉峰、洪德欽主編(2000)。歐洲聯盟經貿政策。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2]資料來源:歐洲經貿辦事處

取自:http://eeas.europa.eu/delegations/taiwan/eu_taiwan/trade_relation/index_zt.htm

[3]資料來源:歐盟統計局 (Eurostat)

 

 

 

 

課前分享-淺論馬總統今年國慶文告中的兩岸關係:東亞碩二  林東余

 

今年國慶大典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之國慶文告中,主要以兩岸關係、國際外交、對外國際經濟及國家民主化道路等四個面向進行論述。儘管馬總統細數過去政績,並希望「我們的國家脫胎換骨、找到出路、走出活路」,然文告中對於兩岸關係與國際外交策略部分,除缺乏對未來相關事務之具體作為,亦將兩岸關係與外交戰略之定位過於狹隘;雖對於兩岸現況有著穩定作用,但長遠來看,卻不利於我國最根本之國家之建立(nation building)。

 

對於兩岸關係,馬總統開宗明義宣稱「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並期望雙方在「正視現實,互不否認,共創雙贏」之基礎上進行政治互動。這確實符合馬總統上任以來對於兩岸關係既有「一中原則」下之論述,然卻未深層解釋「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下隱含之完整意義為何,不僅讓我國與中國大陸間政治層面之關係依舊曖昧不明,使多方猜想未來兩岸局勢[1],況且兩岸因權力不對稱關係[2]下於國際社會之發展日益懸殊,對經濟漸趨倚賴中國的臺灣[3]而言是為政治層面之威脅,而不是政治互動之契機;更重要的是此一論述直接限縮我國對外政策之格局,意即馬總統長期推動之「活路外交」。

 

馬總統於文告中讚揚我國獲得免簽證或落地簽待遇的國家(地區)已達到134個,且近期亦以特邀貴賓之身分,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具體陳述我國政府近年於外交上之突破[4],然其實更顯見臺灣於國際社會上之侷限與困境。臺灣以非主權國家之法屬性參與國際組織[5],已透露臺灣處於兩岸關係定位之弱勢方,然馬總統仍於重要場合闡述「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之言論,除了於既有之一中原則下持續模糊兩岸關係之分際,亦再度框架臺灣提升國際社會法屬性地位之空間,不僅使臺灣終究僅能以「活路外交」維繫國際地位與活動範圍,其實亦漸趨弱化臺灣之主權性,與人民對國家之概念[6]

 

是故,對於兩岸關係及對外戰略部分,國慶文告應以完整且確實之論述說明臺灣與中國大陸當前關係,抑或避免以籠統簡要之概念定位雙方之關係,故不建議僅以「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之論述定位政府對於兩岸關係之原則,反或可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之方向暢論相關政策。而在此架構下,臺灣於全球經濟鏈之角色,以及提升國內經濟之作為與政策論述而得以更為深刻規劃。

 


[1]王藝菘,〈兩岸非國際關係說,司徒文:馬認為將統一〉,20131011日,自由時報,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82663

[2]吳玉山,〈權力不對稱與兩岸關係研究〉,包宗合,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2012年,臺北:五南文化,頁31-55

[3]鄧玉英,〈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012年,第8卷第3期,頁149-159

[4] J.R., “Most distracted guest at the party,” in The Economists, 04/10/2013,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banyan/2013/10/taiwan-world

[5]蔡育岱,譚偉恩,〈參與、賽局與交易〉,20131012日,東森電子報,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12/281259.htm

[6]陳慧萍,〈台灣指標民調,七成民眾:台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20131012日,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2/today-fo1.htm?Slots=T

 

 

 

 

篇章閱讀心得報告:

應用華語研究所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臺灣在東南亞的機會

 

    1979年中國大陸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其國力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不但在亞洲影響力日升,也在全球掀起一股「中國熱」,其地位已不可與過去

採取極端社會主義時期同日而語。中國大陸的崛起,在於其經濟的快速成長,

而中國大陸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則表現在政治地位的提升及不斷向外輸出的文化

產業。對亞洲的重視,自然有其地緣與歷史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早

已體認到亞洲國家及文化在未來國際局勢發展中的重要性。東亞各國在歷史上

與中國文化幾乎都有長遠的發展與關聯,而其中東南亞更有長期的華人移民歷

史。積極發展與東南亞各國良好的關係,緊密彼此之間的連結,是中國大陸穩

定其在亞洲的地位,甚而進一步建立其在亞洲政治勢力的最佳途徑。以文化輸

出的方式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是最不會引起他國反感而又能獲致最佳成效的

方法。臺灣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東南亞地區是很有實質影響力的國家

,但卻在長期受舊式政治及領導思維的影響下,錯失與東南亞國家發展新一輪

正面關係的時機,而將此機會拱手讓給了中國大陸。如今,隨著中國大陸與東

南亞各國逐步簽訂各項協定,展開全面而廣泛的國際關係,臺灣卻仍然感受不

到近在身邊的危機,身為亞洲的一個政治體,未來的臺灣或許不是被「邊緣化」

,而是被遺忘而消失。開展文教及經濟,是臺灣目前仍可與中國大陸一較長短

的項目,在政治空間被極度壓縮而又無法找到適當解決方案解決困境的現在,

開發民間資源的力量,以經濟實力支持開展文教活動,透過文化及教育的輸出

,使亞洲各國甚至世界各國認識臺灣,增加臺灣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拋棄過

去以大國政治為中心的領導思維模式,才是使臺灣在未來具有競爭籌碼的最佳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