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8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Donny Lin 10 years, 2 months ago

加拿大歷史大事年表/加華大事年表 

1534 Jacques Cartier登陸QUBECM0NTREAL

1603 Champlain(資平)廷設魁北克城首次向西部探索

1627魁北克成立新法蘭西公司(New France Company

1642 Maison Neuve(米臣)在M0NTREAL成立皮草貿易中心

1785英國首批L0YALIST(清教徒)進入加拿大作移民定居

1788年(乾隆52年):第一批去加拿大的中國人在英屬北美(今天的加拿大)西岸登陸。(這些從澳門來的中國木工跟隨一個名叫James Meares的英國海軍隊長到英屬哥倫比亞的溫哥華。這批中國木工之後的行蹤未載史冊,下落不明。)

1792加拿大成立UPPER LOWER CANADA(上下加拿大)政府

1792-94 VANCOUVER(溫哥華)在加拿大太平洋海岸內陸探險

1793(森高)將軍建立多倫多市

1809 QUEBECMONTREAL開始有汽船來往

18l3加拿大第一間大學MCGiLLMONTREAL成立

1858溫哥華在R.FRASER(芝挪河)發現金礦

1858年(咸豐8年)很多中國人和舊金山(舊金山)的華人,出現在英屬哥倫比亞(英文:British Columbia)卑詩省的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淘金潮。

1861 MONTREALTORONTO開始有馬車行駛

1862 QUEBECASBESTO)發現石綿礦

1867七月一日加拿大建國紀念日

1872TORONTO有火車通往西部內陸省區

1876英人GRAHAM BELL發明電話

1881開始建築(CPR)太平洋鐵路

1880年(光緒6年)鐵路公司在廣東省聘請5,000名工人,在加州聘請7,000名華人,負責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中最艱巨的一段300英里的工程。

1881年(光緒7年)底,最初的5,000名華工當中,僅有約1,500人生還。

1883 MANlTO8A發現鑷礦

1885年(光緒11年)太平洋鐵路完成。加拿大政府開始向進入加拿大的華人收取50加元的人頭稅。

1872年(同治11年)通過了「卑詩省選民資格法案」(但在1875年(光緒2年)才執行),剝奪華人的省選投票權。

1885 CHARLES(查理士)在曉倫湖畔首次發現油井

1885年(光緒11年)第一間中華會館在維多利亞開館。住在這個地區的華人必須成爲中華會館會員。中華會館的工作包括在法律糾紛中代表華人會員的利益和運送去世會員的遺體返回中國。

1895年(光緒21年)第二間中華會館在溫哥華的開館。

1895ARVlDA QUEBEC發現鋁礦

1900年(光緒26年)聯邦政府將人頭稅增加到$100

1903 COBALTONTARIO發現銀礦

1904(光緒30年)人頭稅增加到$500(相當於2003年的8000加元)。

1923年(民國12年)71加拿大政府通過《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又稱爲排華法)。法案規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以外,禁止華人進入加拿大境內。此外,在排華法生效前進入加拿大的華人要向他們的地區當局報到,並且他們每次離開加拿大的時候,最多可以逗留在境外兩年。

1933 YELLOW KNIFE發現金礦

1939年(民國28年)910加拿大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加華人對加拿大的戰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華會館要求全體會員購買加拿大和中華民國的戰時債券。有些華人還加入加拿大軍隊。可是,當時的政客不願意派華人上陣,原因是因爲他們不想在戰後給華人公民權。

1942建築亞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

1944年(民國33年)加拿大政府派出一批華裔加軍到馬來亞。他們的任務是要訓練當地的抗日游擊隊和作爲間諜,為盟國打聽情報。

1947年(民國36年)加拿大政府廢除了排華法並恢復在加華人的公民權利。

因爲加拿大華人在二戰的貢獻,而且有些反華條例違反聯合國憲章,可是,當時有資格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只限於具有加拿大國籍華人的配偶和子女。

1949解除亞洲移民入境限制

1949101,由於信仰共產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在韓戰中支持朝鮮政府,加拿大興起一波新的反華浪潮。

1956 ALBERTA油管通到東部省區

1967年,加拿大政府改變移民政策,將「出生地(Place of Origin)」一欄刪除。此後有很多中國人用「獨立移民」身份來到加拿大。

1971年,加拿大政府在實行了多元文化政策,將所有(尤其是對亞裔的)制度化種族歧視廢除。

1985多倫多譽為多元文化模範城華人大增

1986~87由於香港一九九七大限將至每年多達十萬人口湧入加國

1988在多市舉行七國高峰曹議

1989美加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1991出兵二千參加波斯灣之戰

1999伍冰志宣誓就任歷史上第一位加拿大華裔總督。

200644,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第一次在施政報告中,就「人頭稅」和排華法案問題向華人社區正式道歉。

 

 

 

 初次探討:"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應華碩一 黃幼娟

二戰後東、西方兩大集團40多年的冷戰,作為衝突最前線的中南半島,因為連年戰亂導致經濟發展極度落後,成為世界最貧窮的地區,湄公河沿岸多數地區大多尚未被開發。由於基礎設施、技術、資金及人力樣樣從缺,吸引了各經濟強國藉人權外交、經濟外交等不同名目,在這半島上合縱連橫[1] [2],成立各種不同的經濟合作計畫,趁機大舉介入湄公河流域的開發[3]。中南半島之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除了戰略地位[4]之外,因長期未開發所保存的豐富資源,恐怕才是各國期望能插手的主要原因。在這個強權爭奪區域經濟發展主導權的角力賽中,誰能稱霸卻不只是取決於經濟因素。因為島上長期歷史民族的糾葛與紛擾,加上從殖民到冷戰的列強介入,這些錯綜複雜的區域關係與衝突,應如何協調化解?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有待解決的難題。

 

[1]中國要想實現中國大陸與東協兩大市場的連結,並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及發展,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藉由打通水陸通道及開發經濟走廊,深植對該地區之影響力。《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2011年。

[2]泰國前總理察猜(Chatichai Choonhaven)提出「察猜主義」(Chatichai Doctrine)的經貿外交政策,並於1988 年喊出「化印支戰場為市場」(turning the Indochina battlefield into a trading market)的口號,企圖建立「泰銖經濟圈」(Baht Zone),使泰國成為印支半島的區域金融中心,甚至是成為東南亞的經濟強權。(Paisal 198911

[3] 中國大陸在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進程中,一個極重要的關鍵尌是要以南北經濟走廊建設為基礎,以通道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並調和通道建設與經濟走廊互,俾產生最大效益。《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2011年。

[4]二次大戰中曾經在中南半島交戰過的幾個國家,諸如日本、美國、中國、法國、英國等,都深知中南半島經濟戰略之重要性。《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2011年。

 

 

 

 

「紐西蘭的國際形勢」讀後    

 

海華碩  羅文嘉

 

 

在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強權。[1]對於許多深陷於冷戰囹圄的國家,其圍繞著冷戰附帶所建立的外交政策,因為戰略環境發生改變而需要重新檢驗。以亞太地區來說,日本、南韓、中國、東南亞等國都出現重新檢討國家對外關係走向的外交政策。

紐西蘭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密切關係,不僅展現紐西蘭是族群熔爐,人口組成裡,南太平洋島國所佔的比例相當高,[2]911 之後的國家政策發展,紐西蘭積極參與南太平洋區域共同體計畫,這些計畫制訂了嚴峻的管制政策,試圖挽回經濟上無法自主的局面。

紐西蘭位於南太平洋,面積 268,680 平方公里,人口約 400 萬。素來與澳大利亞及大洋洲各國往來密切;地緣戰略上不僅控制南太洋海、空交通要衝,亦為大洋洲至北美東西海岸的南太平洋航線西端起點之一。

此外,由於紐西蘭地緣位置鄰近亞太地區,因此亦與此地區的安全戰略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紐西蘭對外洽簽FTA現況[3]

紐西蘭-澳洲更緊密經濟關係(CER)協定:1983.1生效

紐西蘭-新加坡更緊密經濟夥伴(CEP)協定:2001.1生效

紐西蘭-泰國更緊密經濟夥伴(CEP)協定:2005.7生效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簽約國為紐、星、智、汶萊)2006.11生效

紐西蘭-中國FTA2008.10生效

紐西蘭-澳洲-東協FTA2010.1.1生效

紐西蘭-馬來西亞FTA 2010.8.1生效

New Zealand - Australia 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CER) Agreement: 1983.1 Effective

 

台紐雙邊經貿關係[4]

  1. 19916月簽訂「台紐民航協定」,開拓台紐新航線,19964月續約。我國長榮航空亦於19949月開航。
  2. 199312月簽訂「貨品暫准通關協定」。
  3. 199611月簽署「台紐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定」。
  4. 199710月簽署我WTO入會協議。
  5. 199712月簽署「台紐競爭法及政策合作協議」。
  6. 19986月簽署「台紐著作權保護及互惠辦法」。
  7. 199812月簽署「台紐保護工業財產權協定」。
  8. 199912月簽署「台紐SPS植物檢疫雙邊合作協議」。
  9. 20027月簽署「台、澳、紐三方競爭法合作協議」。
  10. 20042月簽署「台紐打工度假計畫協議」。
  11. 20045月簽署「台紐原住民合作協議」。
  12. 20054月簽署「台灣輸往紐西蘭經濟重要性果實蠅寄主產品雙邊檢疫協議」。
  13. 20057月簽署「台紐促進電氣與電子類產品檢驗相互承認協議」。
  14. 200511月簽署「台紐科技合作協議」。
  15. 200712月「台灣輸往紐西蘭經濟重要性果實蠅寄主產品雙邊檢疫協議」以換函方式修訂,除芒果外,增加荔枝1項。
  16. 200811月簽署「台紐國際技術產業化合作備忘錄」。
  17. 20092月工研院與紐國工業研究公司(IRL)簽署「合作研究協議」。
  18. [5]20103月簽署「台紐標準、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鑑法規管理合作協議」。

 


[1]紐西蘭外交暨貿易部。2000。《紐西蘭概況》。紐西蘭外交暨貿易部。

[2]林爽。1998。《紐西蘭的原住民》。台北:世界華文作家。

[3]Statistics New Zealand

[4]紐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資料

[5] 我國投審會統計資料

 

 

 

課前分享-淺論佐科威與鍾萬學何以贏得2012年雅加達正副首長選舉:東亞碩二  林東余

 

由於本週主題與印尼華人相關,恰將於11月初政大舉行之「第五屆發展年會」發表與印尼華人相關之研究論文,節錄部分內容在此獻醜,希望大家予以指教。

 

2012年9月時任梭羅(Surakarta)市長佐科威(Joko Widodo)與印尼華人鍾萬學(Basuki Cahaya Purnama)之組合,以持續領先之民調[1]與壓倒性票數之勢,贏得印尼雅加達(Jakarta)省長與副省長選舉。綜觀是次選舉期間之背景及過程,其組合得以勝選之因可歸咎於下列幾點:首先,作為首都且資訊交流發達之地,各方觀點與價值觀皆於此進行去蕪存菁、融合及發展,隨著印尼民主化改革之進步,雅加達市民之政治意識已趨成熟優越[2],當地人民冀盼當選之首長及副首長能改善當地社會及民生問題,故儘管某些政客以鍾萬學之華人及基督徒身份進行政治攻擊,然而選舉結果顯示挑撥煽動族群宗教情緒已經過時,當地人民已有優越政治覺悟[3],傾向關注與當地或切身相關之政見,並藉此尋求其認同之候選人以助地方建設。

 

再者,政黨對於候選人之影響於是次選舉減弱,人們已不再信任過去官僚、政黨及金錢所控制之政治與選舉態勢[4];此外,敵對陣營法烏茲(Fauzi Bowo)組合選舉期間確實獲得不少主流政黨及各方人士之支持與背書,但政黨牌似乎於該次選舉一無是處,故政黨至此不再是贏得選舉之關鍵因素。同時,是此選舉有不少年輕選民[5],政黨影響其投票意向之效力不大,反而政見與改變為首要考量之因素,佐科威與鍾萬學組合因而吸引不少年輕選民之票源。

 

最後,佐科威與鍾萬學於選舉期間主打清廉、務實且清新之競選形象[6],令雅加達選民眼睛為之一亮,而首次投票之年輕選民亦期望新任省長及副省長能改變雅加達現狀並解決當前所面臨之社會問題。過去以金錢或政黨為支柱贏得選舉已不再是唯一,滿足當地社會之心聲才能勝選,人民對於選舉之訴求漸轉為實質層面及方向,對於關心與自身迫切相關議題之選民,金錢、政黨、族群宗教議題等已不再是影響其投票意向之關鍵因素,因此法烏茲組合儘管受到主流政黨金援及支持,然而過去五年積弱不振與違於清廉之形象才是其敗選主因之一,並成為佐科威與鍾萬學得以勝選之重要關鍵。

 

(本文節錄自會議論文與筆者學位論文初稿,未經同意授權請勿引用)

 


[1] More, Imanuel, 2012, “Hasil Survei INES: Jokowi-Basuki Ungguli Foke-Nara.” In Kompas, September 14, http://nasional.kompas.com/read/2012/09/14/1225271/Hasil.Survei.INES.Jokowi-Basuki.Ungguli.Foke-Nara

[2] 梁英明,2013,〈印尼華裔爭取平等公民權的道路。千島日報,829日,http://qiandaoribao.com/news/36483

[3] 李卓輝,2012,〈佐科威領導首都改革建設〉。印尼星洲日報,921日,http://indonesia.sinchew.com.my/node/34174

[4] 李卓輝,2012,〈啟動第二階段民主改革〉。印尼星洲日報,926日,http://www.sinchew-i.com/indonesia/node/34286

[5] 鄺耀章,2012,〈佐科威與鍾萬學勝選雅京省長的啟示〉。印度尼西亞商報,924日,http://www.shangbaoindonesia.com/?p=54002

[6] Schonhardt, Sara, 2012, "Outsider Breathing New Ideas Into Jakarta Election." In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9, http://www.nytimes.com/2012/09/20/world/asia/20iht-jakarta20.html

 

 

篇章閱讀心得報告:

應華所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產官學的緊密連結 以獨特的文化特色站上國際舞台

 

    臺灣是個土地狹小資源缺乏的國家但是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

這塊土地上的人和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文化已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別於當

初早期移民所出身的家鄉如今的臺灣有環境的特色有社會氣氛的特

有飲食的特色有思想的特色也有藝術型態的特色而這一切

是臺灣的文化也是臺灣的特色

    長期以來臺灣社會的整個動向一直都是被某種政治意識牽著走

彷彿一切都要以政治目的為最終目標一切都要以政治作為立場與原則的

考量漸漸地臺灣的特色被遺忘了臺灣人民的真面目也被忽略了

個國際社會所看到的臺灣只是一個為求獲得政治地位的認同而不斷掙扎

不斷失敗終而忘記自己所擁有的寶貴特質的不被承認為國家的一個小

    90年代末政府的領導階層終於願意承認要以政治做為外交手段得

到國際的認同是近乎不可能的事實文化活動終於逐漸受到重視屬於臺

灣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形式也終於有了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機會藝術團體的

出國表演與其他國家文化團體的交流以及各種不同的展覽活動讓臺

灣能以文化為最強而有力的途徑以小國外交的形式達到提高國際能見

度的目的也實現了過去所做不到的外交突破文化才是區隔兩岸差異最

有力的工具而政治立場只會讓我們永遠受到排擠與打壓

    然而要發展文化做為一種站上國際舞台的工具首先要做的就是整

和國家整體的力量和資源時至今日政府在發展文化活動做為一種外交

手段方面仍讓人感到有心無力許多文化工作者及文化團體仍然是在國

外獲得肯定與成就以後才會被政府所重視而政府對於整個文化活動的

發展也讓人看不到完整的配套措施許多事情依然停留在過去所謂的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狀態不禁讓人質疑難道我們的政府只會是一

直以來的那個說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的政府嗎??

    我認為要真正將臺灣特有的文化發展為一種能讓臺灣在國際舞台上

發光發亮的工具就要將產學三者的力量整合起來由教育系統來

培養各種文化人才由政府機關規劃完整的制度再由政府鼓勵企業出資

贊助文化活動或團體以長遠的國際性的有獨特性的考量來規劃文化

活動的發展配合主動的出國展演及與他國進行交流才是我們以文化在

國際舞台上展現自我獲得國際認同的最佳途徑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